课次特色:
课程说明
选修3-2即电磁感应,电磁感应内容是高中物理知识体系的顶端,难度最大,需要用到的物理基础知识多,同样在高考中所占的比重也很大。在春季的教学过程在,集中精力学习完本册书的内容,再结合力学,能量,动量知识练习综合大题解题方法。另外在后半学期对高一基础物理知识进行复习,为会考和高三冲刺打下坚实基础。
课程特点
1、扎实掌握电磁感应的模型和基本公式,熟练解决基本题型。
2、联系高中物理基本知识,全面提升综合电磁大题物理分析解题能力。
3、通过多种具体模型的分析和练习,熟练掌握高中阶段电磁感应解题的全部题型,并在此基础上熟练掌握交变电流的基本题型。
4、利用春季后半学期时间,巩固高一高二物理学习成果,一方面为了会考,另一方面为高三一轮复习做好准备。
2021年高二春季班物理教学大纲 | ||||
序号 | 专题 | 章节 | 课程内容 | 课程亮点 |
第1讲 | 磁通量 | 电磁感应产生条件 | 1.电生磁,磁生电 2.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 |
通过实际模型和基本物理思维熟练掌握电磁感应产生的条件 |
第2讲 | 感应电流 | 楞次定律基础 | 感应电流方向的判断 | 掌握感应电流方向的判断方法 |
第3讲 | 感应电流方向的确定 | 楞次定律应用 | 1.楞次定律 2.右手定则 |
掌握感应电流的大小的计算方法 |
第4讲 | 感应电流大小的确定 |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| 1.电磁感应定律 2.感应电流大小的确定 3. 反电动势 |
|
第5讲 | 动生模型和感生模型 | 电磁感应定律的应用 | 1.感生电动势的模型计算 2.动生电动势的模型计算 |
电磁感应模型两种分类,通过实例熟练应用两种模型对应的解法 |
第6讲 | 电磁感应和力学综合 | 电磁感应定律的应用 | 1.受力分析和电磁感应综合题型 2.能量分析,动量分析和电磁感应 |
电磁感应和力学以及动量能量的结合 |
第7讲 | 电磁感应的实际应用 | 互感 自感 涡流 | 1.自感现象的产生条件 2.互感现象的产生条件 3.涡流的产生和在实际生产的应用 |
电磁感应在实际电学器件里的应用 |
第8讲 | 交变电流的产生和物理量 | 描述交变电流的物理量 | 1.交变电流产生 2.描述交变电流的物理量 3.正弦交变电流的变化规律 |
利用电磁感应原理熟练掌握交变电流基础知识 |
第9讲 | 电感和电容 | 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 | 1.电感对交变电流的影响 2.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 |
|
第10讲 | 变压器和输电 | 变压器 电能的输送 | 1.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2.远距离输电 |
交变电流和电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 |
第11讲 | 传感器 | 传感器及其工作原理 | 1.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2.几种常见的传感器及工作原理 |
|
第12讲 | 直线运动 受力分析 | 直线运动的描述 力 | 1.匀变数直线运动的规律 2.受力分析及力学平衡问题 |
必修1基础知识点复习 |
第13讲 | 牛顿运动定律综合 | 牛顿运动定律 | 1.牛顿三定律 2.牛顿运动学定律的应用 |
|
第14讲 | 曲线运动 天体运动 | 曲线运动 万有引力与航天 | 1.曲线运动 2.平抛运动 3.宇宙与航行 |
必修2基础知识点复习 |
第15讲 | 机械能 | 机械能及其守恒 | 1.功和功率 2.动能定理 3.机械能守恒 4.功能关系 |